澳门六开彩开奖结果资料查询下载

  • 欢迎进入四川省中小企业协会!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科技创新 > 四川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十条经验

四川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十条经验

发布日期:2023-07-05    来源:茶马丝道今观  浏览次数:507
核心提示:四川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十条经验
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四川区域创新能力上升7位,2021年全国排第9位,进入全国第一方阵。

一、四川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基本情况

四川共有高新区27家,其中国家高新区8家,省级高新区19家。27家高新区仅用全省0.43%的土地面积,承载了全省48.9%的高新技术企业、42.6%的科技型中小企业、63%的瞪羚企业、50%的研发机构,创造了全省16%的GDP、20%的工业增加值、60%的高新技术产业营收、70%的进出口总额、30%的税收,完成了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0.1%、基建投资的16.3%、技改投资的22.8%。

成都高新区1991年获批成立,2015年获批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。2021年,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.6亿元,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042亿。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6位。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45家,位居西部第一;研发投入强度5.8%,位列全省第一;高价值发明专利10757件,位列中西部第一;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32家、高新技术企业3315家。高新技术企业数占成都市的42%、四川省的33%;有效发明专利22420件,占成都市的40%,四川省的32%;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7家,科技型在孵企业达1.3万家,是全国双创氛围最浓、双创生态最优的区域之一。

成都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和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。电子信息产业聚集英特尔、华为、京东方、戴尔、德州仪器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,形成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智能终端以及网络通信四大产业链。2021年,150家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4702亿元、增长24.2%。生物医药产业聚集赛诺菲、艾尔建、倍特、蓉生、地奥等近3000家企业,形成现代中药、化学药、生物制剂、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集群。2021年,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,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。新经济产业聚焦游戏电竞、在线视频、数字音乐、网络信息安全、工业软件、无人机等新经济细分赛道,汇集各类新经济企业11万家、培育独角兽企业(潜在)17家、瞪羚企业653家。2021年,488家规上新经济属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252亿元,同比增长26.1%。

、四川推动科技创新的十条经验

1. 高位推动高度重视

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省领导分别带队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调研。州市“一把手”高度重视科技创新,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加大科技投入、合力发展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。在机制上,加强考核评价,定期通报发展情况。都高新区拥有一级财政、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及人权、事权、财权。在四川率先做到行政审批事项最少、手续最简。干部选拔打破了身份、职级、部门、地域界限。实行了差别化绩效政策。

2.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

形成了省、州市引入科技创新资源,县区、园区提供落地载体,平台公司投入资金运营,合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、引建新型研发机构、打造双创孵化载体、引进高端人才的良好局面。例如,成都高新区提供场所、四川大学提供技术、第三方管理机构提供资金共同入股,合作共建成都前沿医学中心,吸引了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、倍特药业、珀金埃尔默医学检验实验室等龙头企业入驻,导入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、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、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平台。

3. 全链条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

针对“中小企业-高新技术企业-规上企业-上市企业”不同成长阶段,制定对应“哺育”政策。由专业平台公司运营产业园区和孵化平台,专业平台公司除了运维服务和孵化培育,还投资在孵企业,与在孵企业利益捆绑。对引入的技术创新团队从项目、平台、产业、资本等方面全链条式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。例如,菁蓉汇坚持以人才为根本、科技为核心、企业为主体,打造创新创业动力源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。仅2021年,培育上市企业1家、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、瞪羚企业6家、种子期雏鹰企业71家、高新技术企业110家,股权融资100亿元。

4. 人才引进政策系统高效

将引进人才划分为ABCD四类,给予不同优惠政策。建成创新团队-创新成果-企业上市培育链条。通过举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、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高能级赛事选才,面向全球征集、发现和支持顶尖团队。支持顶尖团队以创业带动就业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加快知识产权运用。出台了覆盖生活、创新、创业的人才引进政策,系统解决了人才创业早期的项目启动、医疗、住房、子女入学等问题。例如,凡是到成都找工作的大学生,提供7天免费住宿,发放100元礼包,赠送大熊猫基地门票。申请到蓉人才卡后,子女可在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任意挑选一次成都的最好学校,直接入学。

5. 打造全国双创版图“第四极”

构建大孵化体系,以菁蓉汇国家级双创品牌建设为牵引,持续开展制度创新和项目试点,全面构筑“北有中关村、南有深圳湾、东有长阳谷、西有菁蓉汇”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新格局。2021年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50余场,承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成都领域赛,120余个颠覆性技术项目参赛,40余位行业专家出谋划策。

6. 赋予高新区充分管理权限

主要领导高配,由市委常委、副市长兼任党工委书记。拥有一级财政、市级经济管理权限。拥有人权、事权、财权,在四川率先做到行政审批事项最少、手续最简。实现了由编制管理向员额管理、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、由组织任命向合同管理转变。干部选拔打破了身份、职级、部门、地域界限。实行差别化绩效政策。

7. 推出一批标志性科技创新工程

建设60平方公里成都未来科技城,作为西部(成都)科学城“一核四区”的承载地之一,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一流科技城。实施“岷山行动”计划,在全国率先探索“揭榜挂帅”建设新型研发机构,5年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。聚焦空天科学、生命科学、先进核能、电子信息四个领域高起点建设天府实验室。

8. 以“生态化”方式推动产业“建圈强链”

部署“建圈强链”,以“生态化”思维抓产业,不断完善链主企业、公共平台、中介机构、产投基金、领军人才集聚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,形成“一条重点产业链一套扶持政策”、 “引进一名领军人物、落地一个重大项目、集聚一批优秀人才、带动一个产业发展”的良好生态。以数字文创为例,聚集重点企业605家,涌现出“王者荣耀”、“哪吒”等现象级产品,极米消费极智能投影市场占有率达14%。

9. 以“人城产”逻辑打造产业社区

坚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,把产业社区作为“人城产”融合的物理空间,实现产业布局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。重点打造新经济活力区、天府国际生物城、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、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等特色各异、功能复合、产城融合的产业功能区。以“公园城市”理念规划城市空间,严格控制生态用地(35-45%)、生活用地(40-55%)及生产用地(10-15%)的比例。新经济活力区突出产业社区定位和风格。产业社区突出产城融合发展,实现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“三生合一”。

10. 探索业界共治治理新模式

成立市场化、企业化运作的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、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发展服务局等法定机构,管理服务灵活高效。组建大数据和网络安全、集成电路业、金融业、孵化载体等业界共治理事会,按照产业载体共谋、空间载体共建、服务平台共营、资本收益共享方式,让业界充分参与园区发展,建立“业界共治”新模式。

 



Copyright 2020 www.scsme.cn All Rights Reserved
版权所有:四川省中小企业协会 电话:028-86265064  028-86265031  028-86265049
地址:成都市成华街5号205、207室
技术支持: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
蜀ICP备11006773号-9